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口诀 成语口诀

震中在哪-震中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10-26 人已围观

简介地震深度的意思是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地震深度。地震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之一。根据地震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0-60公里,浅源地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中源地震是60-300公里。深源地震是300公里以上,人类观测到的最深的地震是72

震中在哪-震中是什么意思

地震深度的意思是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地震深度。地震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之一。

根据地震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0-60公里,浅源地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中源地震是60-300公里。深源地震是300公里以上,人类观测到的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的分类

1、构造地震

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2、火山地震

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3、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4、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深度是什么意思

导语:纵观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分为地震活跃期和地震活动平静期。有一种地震叫双震型地震,那么,大家知道双震型地震什么意思?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是什么?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双震型地震什么意思

双震型地震的意思是指一个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

双震型地震亦称“共轭地震”,它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是震群型地震的一个亚类。在一次地震序列中,主要的地震能量分两次释放。1983年由中国学者提出此名。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离: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为震中距。

震源处的岩层活动产生强烈震动时,会产生一种以很快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波,其中一部分传到地球表面,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的方向相垂直,与传播方向一致为纵波(上下跳动)。横波(左右晃动)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它反映地震的大小或强弱,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通常我们用“级”来表示。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2倍;震级相差2级,其能量相差约1000倍。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临震前兆:

1、地震前的动物异常表现,例如:冬眠的蛇出洞,养殖场里面的蛇撞墙,动物园里面的老虎不愿意归笼并且长时间在空地待着,鸡飞上树上,牛羊马不归棚,老鼠不怕人倒数乱叫乱跑,夜晚大量老鼠拖家带口的逃离,狗夜间长时间的狂吠,夜晚鸡鸭不愿意归窝,动物非常急躁,蟾蜍集体迁移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蟾蜍迁移都是地震前兆,实际上每年的4月至5月受发情期繁殖期等影响国内会出现大量蟾蜍迁移的表现等。

2、地震前的植物异常表现,例如:含羞草白天闭合晚上开放正常情况是白天开放,晚上闭合,冬天的花提前开放等。

3、地震前地质异常,例如:井水异常上升,异常下降,河水没下雨却变得浑浊,河水湖水变色等,温泉水温异常变高。

4、地震前其他异常,例如:地震前空气会变得异常闷热这种闷热和平常夏天下雨前的闷热不同,地震前的闷热持续时间长;部分地震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前震活动,实际上前震或者和震群型地震非常难区分,只能根据电离层等其他数据来区分,因为大地震或者强震的前震活动也是呈现密集型的小地震频发的现象,而震群型地震也是这样的现象;另外地震发生前几分钟或地震前几天会出现地光,地声等现象很多人容易把地光和城市光污染混合在一起,光污染是指城市内街道的霓虹灯,街灯产生的光反射到城市上空形成的一种光现象,而地光的颜色较为单调,不过这两个的区分是如果夜晚发现天空有光如果出现光的方向是山区就是地光,如果出现光的方向是城市就不算地光。

地震后房屋鉴定的等级是什么?各代表什么意思?

地震深度指震源深度,即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震源深度越小,同样的地震破坏越大。据此,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0—60公里),中源地震(6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震的震原深度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一次地震中,人们往往强调震中(或称极震区)的烈度。

■地震烈度表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单位为公里(千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原因之一。

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中源地震:6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则反。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公里。